本网讯(通讯员 王杰华 摄影 李凌丰)为了促进校企合作,结合全国的五月职教周活动,企业技能专家进校园,2025年5月7日,彩神IV争霸轨道交通学院在一号理训楼阶梯教室开展“培英大讲坛”第三讲,主题聚焦“智慧铁路建设与展望”。本次讲座由轨道交通学院院长王杰华主持,特邀北京神州高铁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天伦主讲,吸引学院师生及行业关注者200余人参与,共探轨道交通智能化转型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策略。
讲座中,高天伦高级工程师立足行业二十年实战经验,以全局视角剖析智慧铁路建设的技术逻辑与实施路径。他首先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切入,以C64K敞车模块化生产为典型案例,阐述模块化设计对系统效率提升、成本优化及标准化生产的关键作用,强调其在智慧铁路规模化建设中的支撑价值。随后,他结合地铁运维领域故障修复率超95%的实践成果,提出“数据驱动+智能诊断”的运维体系构建方法,涵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、预测性维护及自动化巡检等核心技术,并现场播放《车底巡检机器人》项目视频,直观呈现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在铁路运维中的创新应用,凸显“机器代人”对提升作业效率与安全性的赋能成效。
在行业技术架构层面,高天伦高级工程师系统梳理城市轨道交通三大核心系统——车辆系统(含电客车及专用车辆)、线路基础设施(桥梁、隧道、车站)及电务系统(供电、信号、通信)的协同机制。他指出,随着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》的深化推进,轨道交通领域正加速数字化技术融合,智慧车辆、智能车站等场景已成为行业转型标杆,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数据互联、算法优化及跨系统协同能力。
针对青年学子职业发展,高天伦高级工程师结合个人职业轨迹,提出“从实践中来,到实践中去”的成长建议。他强调,新人应扎根基层班组,系统掌握企业安全规范、作业流程与管理制度,通过参与设备巡检、故障处置等一线工作积累经验,同时建立“专业深耕+跨界学习”的认知体系,以应对轨道交通技术迭代加速的挑战。“知识会过时,但学习能力永不过时。”高工勉励学生保持终身学习态度,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,提升数据分析、系统思维等复合型能力,为智慧铁路建设储备核心人才力量。
此次讲座为轨道交通学院师生提供了前沿技术洞察与职业发展指引,现场互动热烈,学生就技术难点、职业规划等问题与专家深入交流。学院表示,后续将持续深化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模式,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研讨,搭建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交流平台,为培养适应智慧铁路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支撑,助力区域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一审:李汝翀 二审:王杰华 三审:朱琳